
青铜龙标志景观铜雕
龙被神化后,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。商周时期,龙纹正式作为天子纹章与权力象征。这时候的商周天子悬挂九旒龙旗,并且穿着龙衮祭祀先王。秦汉时期,中国大统一,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,以整合各地、各民族的信仰,龙崇拜进一步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。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,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,借助龙树立威信,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。这样,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,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在战国时期便形成了五色龙崇拜,及龙神信仰。在春秋时期,有五行神,分别与五行之神相匹配的是龙、虎、凤、龟和麒麟,龙只是其中之一,与木神勾芒相搭配,而五龙观念尚未形成。到战国时期,五龙观念开始形成。
最后是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。隋唐时代,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,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。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,原来只有龙神崇拜,没有龙王崇拜,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。随着佛教的传播,龙王、龙宫、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。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,是在原始巫术的基础上形成的。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游四海、乘龙升天,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,被道教全盘继承。龙在道教中被认为是"三轿"之一。这里所指的"三轿",一曰龙轿,二曰虎轿,三曰鹿轿,作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。道教里有许真君御龙及建立锁龙井的著名神话故事,中国各地的锁龙井故事的作者就是巫师即中国道士所为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经济的不断提高,城市人民对城市铜雕的关注越来越注重。并且,这个问题已经面向了全国,甚至全世界。城市居民生活在城市当中,每天关注着城市的变化,从铜雕当中获取新鲜的信息。尤其到了夏季的时刻,全国人民到各地去旅游,也非常关注城市的变化,这时候最吸引人的就是城市的文化假设,城市铜雕。不同的城市铜雕传递着当地不同的变化,并且代表着城市发展到什么程度。这些信息都息息相关。城市铜雕已经成为了部分城市文化建设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