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园仿古十二生肖栓马桩雕塑
十二生肖,又叫属相,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,包括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。
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。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,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。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《论衡》。
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,即子(鼠)、丑(牛)、寅(虎)、卯(兔)、辰(龙)、巳(蛇)、午(马)、未(羊)、申(猴)、酉(鸡)、戌(狗)、亥(猪),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,表现在婚姻、人生、年运等,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,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,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,如婚配上的属相、庙会祈祷、本命年等。现代,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,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。
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,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、春联、绘画、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。除中国外,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,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。
拴马柱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,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栓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,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,一般高2-3米,宽厚相当,约厘米不等,常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,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结够,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,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,同时还被赋予了辟邪镇宅的意义,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。整个拴马桩气势非凡,直挺挺、硬戳戳,岿然生根,格外坚实有力。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,其雕刻技法融圆雕、浮雕与线刻为一体,从现存的拴马桩事物看,其动物造型以狮子为主,而人物造像则有人骑狮子、仙女献桃、道教八仙等,涉及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内容。在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上,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的淋漓精致,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,是乡土文化中一条美丽的风景线。